六度分隔理论

六度分隔(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)理论。1967年,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(1933-1984)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。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,结果发现了“六度分隔”现象。简单地说:“你和任何一 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,也就是说,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。”
“六度分隔”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“弱纽带”,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。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时会体会到这种弱纽带的效果。 通过弱纽带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非常“相近”。

你 与布什之间相隔几个人?换一个问法,你通过几个人可以认识布什?如果说是六个人,你可能会不相信。但是这确实是来自一项社会调查的结论:哈佛大学心理学教 授 Stanley Milgram 在1967年做过的一次连锁信试验(链接到哥伦比亚大学今天用email进行的同样实验),实验的结果就是今天在社会关系研究中常说的“六度分隔”。你也 许不认识布什,但是在优化的情况下,你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结识他。六度分隔说明了社会中普遍存在一些“弱链接”关系,但是却发挥着非常强大的作用。有 很多人会体会到自己在找工作时候这种弱链接的效果。

Jon Kleinberg 把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可以评估的数学模型,并发表在自己的论文“The Small-World Phenomenon”中。我们经常在与新朋友碰面的时候说“世界真小”,因为往往可能大家有共同认识的人。Jon的研究实证了这个观点。

六 度理论的发展,使得构建于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络之上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人性化、社会化。软件的社会化,即在功能上能够反映和促进真实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交往活 动的形成,使得人的活动与软件的功能融为一体。六度理论的发现和社会性软件的发展向人们表明:社会性软件所构建的“弱链接”,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。

现在六度理论应用比较多的出现交友网站。经常可以收到这样的垃圾邮件,打着六度理论或者SNS的幌子,邀请你加入交友俱乐部。好像你真的可以认识克林顿或者莱温斯基似的。

Gmail 的邀请模式是我很看好的一个模式。在这个模式下,你的朋友圈是稳定的,不断延伸的。当你收到了你朋友发给你的邀请信,注册成为Gmail的用户,你的 Gmail地址就会自动的进入你朋友的地址簿。这样就可能会发生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,你的朋友将来可能会收到一封Gmail的邀请信,这封信是你邀请的很 多层的某个下家发出的。这就是一个六度理论的应用。

另外一个六度理论可能运用的领域就是博客。博客是非常强调自我的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 博客就是个人门户,它在实现着个人门户的很多功能。当然,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博客功能上还有所欠缺,除了评论外,缺乏作者和访问者的沟通渠道。在一些博 客已经可以看到博客组成的圈子。志趣爱好相同的博客,他们会组成自己的小圈子,在小圈子内分享各种信息。如果能从功能上对圈子加以完善和提高,相信能对人 的交往很有帮助。比如可以在圈子内共享网络书签,RSS源;自动建立一个快速访问的好友列表;跟踪好友的最新发言等功能。这样“弱链接”会随着你们相互了 解的深入而变成“强链接”,这不就是我们所希望的么?

文章来自: 自然.而然